改變吃藥習慣的專家

分類:環島的100種減藥建議

便秘吃益生菌有用嗎?你是否也曾經興奮地分享:「我吃某某牌子的益生菌超順的!」但你知道嗎?有效排便的益生菌真的不要吃!減藥藥師胡廷岳日前上節目坦言:益生菌的效果其實很慢,速度快的部分全都是「瀉藥」添加物!甚至,瀉藥吃久了還會讓腸道失能、更加依賴瀉藥,與便秘反彈性惡化。 你有聽過黑腸症嗎?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胡廷岳帶你來聊聊:如何識破市售益生菌產品的瀉藥陷阱(8種別名),以及教你怎麼遠離腸道依賴與便秘惡化的惡性循環。
早餐吃什麼比較健康?你知道嗎?多吃蔬菜可以幫助穩定血壓,甚至有機會減少 1~2 顆降壓藥。更重要的是,如果早餐能夠「補膳食纖維」,還能讓全天血糖表現更穩,減少糖尿病惡化風險。但是──台灣多數人的早餐根本沒菜,吃的是蛋餅、吐司、麥片或白粥,幾乎沒有纖維可言! 難道我們只能放棄早餐的營養?還是只能吞下一堆冰冷沙拉?別擔心,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廷岳教你:3 個「上班族」忙碌早晨也能做到的補菜技巧,讓你從第一餐就穩血壓、補膳食纖維。吃菜降血壓比想像還簡單!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驗?加班到深夜,咖啡的效果漸漸失去效用,肩膀忽然緊得像石頭,頭兩側也不巧開始抽痛。這時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先吞顆止痛藥再說。沒毛病,多數人這樣做沒有錯,但你有沒有想過——這次的頭痛,真的只是「舊毛病」嗎?神經內科醫師發出什麼的警訊? 這篇文章減藥藥師帶你聊聊:快速緩解頭痛的方式、如何分辨哪6種頭痛很危險、哪幾種頭痛是身體正在發出「腦內警報」、減少吃止痛藥的方法!
「耳朵嗡嗡叫,怎麼看醫生都看不好?聽覺神經受傷了嗎?」我是減藥藥師胡廷岳,很多人以為:耳鳴就是點個耳藥水,或看看耳鼻喉科就好。但其實,耳鳴不一定都是耳朵的問題,我環島演講遇到的案例,多半都是:你身體的壓力訊號。 你也覺得自己的耳鳴,很有可能是壓力太大?或神經過載了嗎?這篇文章減藥藥師就來聊聊:「3個穩定神經、改善耳鳴問題的去除壓力建議」。
很多人看病時總會糾結一件事:「這一次我應該選中醫師,還是西醫師?」其實,真正該學會的,不是怎麼選邊站,而是怎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療法組合。
不愛喝水的家人總說「我不渴」「喝太多會一直跑廁所」?結果一天下來可能只喝兩三口水,但明明你很擔心不喝水造成的結石、痛風、腎臟問題嗎?這篇文章,廷岳會教你三招:如何「不用爭執」就能讓爸媽自願補水的做得到的喝水建議。
你可能不常吃「燕麥奶和果醬」,但你可知道它們全都是加工食物?甚至「燕麥奶」還加工的更嚴重嗎?是的,面對琳瑯滿目的加工食品,「包裝上常常看起來都很健康」。這篇文章減藥藥師胡廷岳就用 1 秒鐘的時間,教你怎麼分辨加工食物的廣告真偽!
你有沒有發現,每次感冒去看醫生,開的藥常常是三天份?不是兩天、不是五天半,更不是吃半年!難道是醫生懶得改?還是診所電腦預設?其實,這背後藏著一個攸關你可以少吃藥、少跑醫院、避免臥床的醫學邏輯。 今天就讓減藥藥師胡廷岳,用氣象預報的小故事,帶你輕鬆搞懂:「吃抗生素有後遺症嗎?適合長期吃嗎?」「抗生素沒吃完會怎麼樣?」「為什麼抗生素會這樣開」。
你家老人也是多重用藥的「藥罐子」嗎?你家長輩光吃藥就吃飽了嗎?平常,我們總以為醫師不肯幫忙減藥,其實我們不只一種減藥的好方法!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胡廷岳教你:「高齡多重用藥的3個減藥時機」,學會怎麼檢查藥袋、怎麼跟醫師討論減藥,讓家人日子過得更舒坦!
糖尿病有前兆嗎?剛開始糖尿病而已,血糖才超過一點點,能不能不要吃藥?很多時候,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好好的,結果卻被醫師診斷為糖尿病?這不是個案,而是台灣每年上萬人的共同經歷。很多人納悶:糖尿病不是突然發作的病嗎?怎麼一確診就是「高風險族群」,甚至被警告要小心失明、截肢、洗腎?
胡廷岳藥師
藥師胡廷岳

藥師、慢性失能疾病預防衛教師、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台師大健促與衛教碩士。專精家屬、醫療從業人員、照服員的減藥訓練。

是少數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預防醫學,並願意深入社區第一線的專家。

曾與國衛院、臺大醫院、南山人壽、台哥大、北市聯合醫院、弘道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合作「以人為本的創新衛教」。現為專欄作家、講師、顧問、出版社簽約作家。環島演講超過 10+ 個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