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吃藥習慣的專家

分類:以人為本的說服技巧

我的工作必須常常待在醫療現場,有趣的是,沒有人是心甘情願生病的,所以時不時就會出現一位「負能量」的病人,打壞我一整天的好心情。 不過,我絕不會要求自己「忍耐」,只是病人權力最大,我也不可能「反擊」。 所以多年來,我總是用「下班後吃大餐」或「點一杯飲料」來犒賞自己。這些年來我總是默默承受著負能量,也總是開玩笑的說,我願意用體重的增加換取身心健康。 不過,某天我的診間前,出現了一位77歲奶奶,她在我受到負能量的當下,馬上給了我一段一輩子受用的智慧。之後我每次生氣都會想到這句話,然後心情一下子就靜了下來。
不愛喝水的家人總說「我不渴」「喝太多會一直跑廁所」?結果一天下來可能只喝兩三口水,但明明你很擔心不喝水造成的結石、痛風、腎臟問題嗎?這篇文章,廷岳會教你三招:如何「不用爭執」就能讓爸媽自願補水的做得到的喝水建議。
你如果準備要誇獎家人最近真的很認真在運動!我建議你兩種動機,一前一後,接續著一起用,例如:你先誇獎他「數字上的進步」,然後再誇獎「身體上的進步」。我舉例給你聽你就懂了:
胡廷岳藥師
藥師胡廷岳

藥師、慢性失能疾病預防衛教師、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台師大健促與衛教碩士。專精家屬、醫療從業人員、照服員的減藥訓練。

是少數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公共衛生學,並願意深入社區第一線的專家。

曾與南山人壽、北市聯合醫院、瑞泰老人長照中心、弘道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合作「以人為本的創新衛教」。現為專欄作家、講師、顧問、出版社簽約作家。環島演講超過 10+ 個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