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吃藥習慣的專家

標籤:阿嬤能懂の醫療字典👵

你有沒有發現,每次感冒去看醫生,開的藥常常是三天份?不是兩天、不是五天半,更不是吃半年!難道是醫生懶得改?還是診所電腦預設?其實,這背後藏著一個攸關你可以少吃藥、少跑醫院、避免臥床的醫學邏輯。 今天就讓減藥藥師胡廷岳,用氣象預報的小故事,帶你輕鬆搞懂:「吃抗生素有後遺症嗎?適合長期吃嗎?」「抗生素沒吃完會怎麼樣?」「為什麼抗生素會這樣開」。
你家老人也是多重用藥的「藥罐子」嗎?你家長輩光吃藥就吃飽了嗎?平常,我們總以為醫師不肯幫忙減藥,其實我們不只一種減藥的好方法!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胡廷岳教你:「高齡多重用藥的3個減藥時機」,學會怎麼檢查藥袋、怎麼跟醫師討論減藥,讓家人日子過得更舒坦!
糖尿病有前兆嗎?剛開始糖尿病而已,血糖才超過一點點,能不能不要吃藥?很多時候,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好好的,結果卻被醫師診斷為糖尿病?這不是個案,而是台灣每年上萬人的共同經歷。很多人納悶:糖尿病不是突然發作的病嗎?怎麼一確診就是「高風險族群」,甚至被警告要小心失明、截肢、洗腎?
若剛剛好水果在肝臟代謝的途徑與藥物一模一樣呢?這會不會就是西藥交互作用的秘密。不能搭配慢性病藥物一起吃的水果,可不只橘子、柚子。常見的柳丁、香吉士等等柑橘類,以及柚子的近親葡萄柚等等在中秋節會被拿出來洗版的明星水果,其實都會經過肝臟代謝。
這篇文章將會與你聊聊,「什麼人容易得癌症,以及戒不掉壞習慣能怎麼預防癌症影響家人」。
胡廷岳藥師
藥師胡廷岳

藥師、慢性失能疾病預防衛教師、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台師大健促與衛教碩士。專精家屬、醫療從業人員、照服員的減藥訓練。

是少數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公共衛生學,並願意深入社區第一線的專家。

曾與南山人壽、北市聯合醫院、瑞泰老人長照中心、弘道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合作「以人為本的創新衛教」。現為專欄作家、講師、顧問、出版社簽約作家。環島演講超過 10+ 個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