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嗡嗡叫,怎麼看醫生都看不好?聽覺神經受傷了嗎?」我是減藥藥師胡廷岳,很多人以為:耳鳴就是點個耳藥水,或看看耳鼻喉科就好。但其實,耳鳴不一定都是耳朵的問題,我環島演講遇到的案例,多半都是:你身體的壓力訊號。
你也覺得自己的耳鳴,很有可能是壓力太大?或神經過載了嗎?這篇文章減藥藥師就來聊聊:「3個穩定神經、改善耳鳴問題的去除壓力建議」。
耳鳴嗡嗡嗡,是壓力累積太久
前幾天,我在一場失智照顧者協會的大型講座,一位女性照顧者下課後,難過走過來前台問我:「藥師,我耳鳴的問題一直都不會好,但… 反覆檢查醫生又說我的耳朵沒什麼問題。請問我還能怎麼辦?我是缺什麼營養素嗎?還是有什麼藥能幫助我嗎?我整個晚上都一直聽見自己的耳鳴…。」
我反問她:「你平常是不是一個對自己要求很高、又或者煩心的事情很多的人呢?」
「確實是阿…。」
我告訴她:「我有很多病人,都像你一樣,辛苦了,這是自律神經失調的其中一個症狀,也就是反覆的耳鳴,甚至耳鼻喉科醫師還曾經開給你吃過類固醇?對吧?」她點點頭,那果真就是身體在發炎的意思了。
如果你的症狀、問題也跟這位女士一樣,其實除了類固醇之外,我還有3個更好的方法,
希望能從根本3個解決耳鳴問題、發炎問題、自律神經的問題。以下是我環島減藥演講時很常用到的3個生活提案。
3 個生活穩定神經提案,幫助你「改善耳鳴」
✅ 建立「30分鐘靜音」儀式
每天晚上睡前「30分鐘靜音」練習,避免在睡前使用手機或看刺激的影片,改以閱讀、靜坐、泡腳等低刺激活動,讓大腦慢慢降速,減少耳鳴加劇的可能性。
常常你會聽到「睡前使用手機」與失眠有關,但你一定也不曾想過:耳鳴也是這些頻繁的訊息、手機刺激所引起的。第一個方法希望你可以試試看。
✅ 多吃「鎂 + 維生素B群」食物
多吃穩定神經的天然食物。補充含有鎂、維生素B群的食物,如堅果、深綠色蔬菜、香蕉、全穀類,有助穩定神經傳導,減少神經系統過度活化。B群有助於血清素、GABA 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鎂則參與放鬆肌肉與調節神經興奮,有助穩定情緒、提升睡眠品質。
尤其壓力大的人、女性,「鎂 + 維生素B群」很容易缺乏。如果我是你,早餐吃堅果、午晚餐努力吃深綠色蔬菜。適當的找到紓壓的方法,生活與疾病一定可以明顯的改善。
不過我多嘴一句,我依舊建議你以「天然飲食攝取」為主,避免過量補充保健品,並諮詢營養師或藥師專業建議。
✅ 在家設置「安靜專區」,給自己喘息空間
很多時候,壓力來源來自於我們的家人。我相信當我講出這句話的時候,你也正在點點頭。因此我很推薦你,是否能建立一個「安靜」的生活空間。例如:設定一個可以短暫安靜、不受打擾的區域,這裡很可能是陽台或臥室窗邊,然後你不能看手機、不處理其他事務。
就像冥想或靜心一樣,我希望你可以抽空5~10分鐘就好,讓自己眺望遠方,深呼吸。就把這段時間留給自己。慢慢的,幫你的大腦裝一個「靜音鍵」,然後你的耳鳴,就會在這樣的「靜音時段」中慢慢改善了。
耳鳴不是老化,是壓力太大在求救!
很多人誤會耳鳴是「年紀到了」、「老化正常現象」,但其實它可能是情緒或壓力過勞的紅色警戒。環島15個不同縣市的我,看過了至少3萬多人的用藥,說認真的:壓力、焦慮、過度用腦,其實才是耳鳴最常見的根源之一。
你不是缺藥,你只是太久沒有真正休息。
希望這篇文章給的建議:少用手機、補充天然鎂與B群、靜音練習,可以治本你的耳鳴。
👉 歡迎將這篇文章轉傳給「家人」、或同樣也有「耳鳴困擾」的朋友
👉 如果你沒空閱讀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