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吃藥習慣的專家

抗生素什麼時候該吃?一般感冒要吃抗生素嗎?3種情境搞清楚,避免抗藥性上身!

嗨,我是減藥藥師胡廷岳,台灣人抗藥性的原因很多,尤其:明明上次只是流鼻水,醫師就開了抗生素;但這次喉嚨痛到不能講話,反而什麼藥都沒有給。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這種經驗:擔心我到底該不該吃抗生素?還是醫生忘了?又或者,拿了抗生素就表示生病的很嚴重嗎? 環島演講時,我所遇到的民眾,也常常問這些問題。因此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將帶你聊聊:抗生素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情況下反而不要吃!避免抗生素抗藥性的3種減藥時機

快速導覽

嗨,我是減藥藥師胡廷岳,台灣人抗藥性的原因很多,尤其:明明上次只是流鼻水,醫師就開了抗生素;但這次喉嚨痛到不能講話,反而什麼藥都沒有給。你是不是也曾經有這種經驗:擔心我到底該不該吃抗生素?還是醫生忘了?又或者,拿了抗生素就表示生病的很嚴重嗎?

環島演講時,我所遇到的民眾,也常常問這些問題。因此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將帶你聊聊:抗生素什麼時候該吃?什麼情況下反而不要吃!避免抗生素抗藥性的3種減藥時機。

🔗 相關文章:感冒藥「少吃80%」的方法?用5招避免自己藥越吃越多

抗生素什麼時候該吃?一般感冒要吃抗生素嗎?3種情境搞清楚,避免抗藥性上身!

「感冒要吃抗生素嗎?」精準使用有原則

一位媽媽曾留言跟我說:「我兒子一咳嗽,我婆婆就給他吃自己之前剩下的抗生素。我整個大傻眼,趕緊帶我兒子去問醫師怎麼辦。」

很多人都有這種經驗:「感冒開抗生素就會好」。但其實,感冒幾乎都是病毒感染,此時完全不需要抗生素。甚至,還有研究證實,如果年紀太小的孩子常常使用抗生素,反而還會造成腸道菌紊亂、腸道益生菌被殺光光、免疫系統過度反應。

還有還有,少數抗生素有「耳毒性」與「牙齒染色」的問題,根本不適合長期吃或給小朋友吃。但在過去,許多人都認為抗生素是「特效藥」,可以幫助感冒快點好,甚至少數長輩還會拿來「備用」。那怎麼辦呢?答案並不是「抗生素千萬別碰」。

而是精準使用——1.確定能治病的時候、2.划算的時候、3.長大的時候。以下減藥藥師講給你聽。

抗生素什麼時候該吃?記住這3條原則

✅ 原則1:吃抗生素前,主動問:「是病毒還是細菌?」

看診時不妨主動問醫師:「這次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例如:肺炎、化膿性扁桃腺、泌尿道感染、動手術、拔牙齒,這些由細菌引起的感染才需要抗生素,而且是必須使用抗生素。說一句實在話,在抗生素還沒被人類發現以前,人類動手術的死亡率很高、遇到肺炎是真的很容易過世的。但發現了抗生素之後,人類手術與感染的死亡率大幅下降。從那時看來,抗生素的使用真的是美事一樁。

但反過來說,現在的文明病,像是普通感冒、過敏性鼻炎、喉嚨痛,大多都只是病毒感染、或單純身體疲勞小小發炎所引起的,抗生素反而沒幫助。尤其,我們總是誤會「抗生素 = 消炎藥」,才不是呢,「消炎止痛藥」才是「消炎藥」。

簡單的說:確定能治病的時候,確定是細菌的時候,再用抗生素也不遲。這時候「使用的好處絕對就是大於壞處」。另外,我們不是醫師,當然無法自己判斷感染類型。所以「找到一位你願意長期信任的醫師」才是減藥之前最關鍵的策略。

原則一:確定能治病的時候,再吃。

✅ 原則2:拔牙、開刀都需要抗生素嗎?不一定!

常聽到有人說「拔牙完一定要吃抗生素」?其實不見得。

根據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的指引:「預防性抗生素投藥」僅適用於特定高風險族群,例如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控制不佳、心瓣膜病變、高齡或開刀部位容易感染者。

因為這些人「用了抗生素會比較划算」

就像我們剛剛提到的,有些抗生素會讓人拉肚子,有些則是耳朵毒性、或有牙齒染色的問題。如果你是一般健康成人,洗牙、微創拔牙後不一定要吃抗生素,如果吃了一定要扛下副作用或後遺症,那我想,我應該會由醫師依情況評估我該不該吃。

另外,你有沒有受到感染後,醫師請你稍等一下,等等化驗結果出爐的經驗?這是因為抗生素有很多種,有弱效的、有廣效的、有副作用多的、也有副作用少的。如果可以清楚知道你今天「被感染了哪支菌?!」那醫師就能給你最精準的用藥,讓你副作用最少最少。

原則二:划算的時候,再吃。

✅ 原則3:不要吃上次剩下的抗生素!

許多家中長輩,都會習慣把沒吃完的抗生素留著「備用」。但這其實非常危險。

因為每次感染的細菌種類不同,療程與劑量也不一樣。然後,小孩也不能吃大人的抗生素,尤其是其中「牙齒染色的副作用」,大人是不會受到影響的,只有還在發育的小朋友會受到「不可逆」的影響。牙齒被染色之後,除了花錢做貼片重新貼上之外,牙齒變黑真的是沒有救的。

甚至,有牙齒染色副作用的抗生素真的是蠻常見的。好不好?不要給家人吃你吃過的抗生素。

更何況,抗生素也應該要吃完療程,怎麼可能會剩下來?隨便停藥、隨便投藥,就是台灣人很容易出現抗藥性的原因。自行亂吃,不僅會導致抗藥性、未來嚴重的話沒有藥物可醫治,甚至耽誤黃金診療時機。

簡單的說,長大的時候,自然會有長大之後的藥,小孩會有小孩專用的藥。

原則三:長大的時候,再吃。

避免抗藥性上身,也減少抗生素副作用

口服抗生素常常會帶來腸胃不適、腹瀉或腸道菌失衡。其實,不是所有抗生素都只有口服。

像是局部小傷口、術後照護,有時候改用「塗抹型抗生素藥膏」就能達到效果,又不會影響腸道,減少副作用。簡單的說,找一個你信任的醫師,快去問他啦!

根據台灣疾管署統計,台灣的抗生素使用密度仍高於歐美,尤其在小兒科與牙科領域。這不只是個人健康問題,更是公共健康議題。確實醫療人員還有很多需要被教育的空間,但如果我們自己也不學會怎麼更改、調整,主動減藥,當越來越多細菌產生抗藥性,我們將失去原本有效的治療工具(抗生素),將來生病時就可能無藥可醫。

👉你家也有抗生素不敢吃、或亂吃停藥的問題嗎?分享文章給家人看吧

👉 如果你沒空閱讀減藥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台中慈濟醫院

立即分享
胡廷岳藥師
藥師胡廷岳

藥師、慢性失能疾病預防衛教師、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台師大健促與衛教碩士。專精家屬、醫療從業人員、照服員的減藥訓練。

是少數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公共衛生學,並願意深入社區第一線的專家。

曾與南山人壽、北市聯合醫院、瑞泰老人長照中心、弘道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合作「以人為本的創新衛教」。現為專欄作家、講師、顧問、出版社簽約作家。環島演講超過 10+ 個縣市。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