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吃藥習慣的專家

燕麥奶與果醬誰比較「不加工」?1秒分辨超高加工食物的好方法

你可能不常吃「燕麥奶和果醬」,但你可知道它們全都是加工食物?甚至「燕麥奶」還加工的更嚴重嗎?是的,面對琳瑯滿目的加工食品,「包裝上常常看起來都很健康」,很多人只能「靠感覺挑食物」,但這種做法,很容易令人「吃出病來」。想要減藥嗎?這篇文章減藥藥師胡廷岳就用 1 秒鐘的時間,教你怎麼分辨加工食物的廣告真偽!

快速導覽

你可能不常吃「燕麥奶和果醬」,但你可知道它們全都是加工食物?甚至「燕麥奶」還加工的更嚴重嗎?是的,面對琳瑯滿目的加工食品,「包裝上常常看起來都很健康」,很多人只能「靠感覺挑食物」,但這種做法,很容易令人「吃出病來」。想要減藥嗎?這篇文章減藥藥師胡廷岳就用 1 秒鐘的時間,教你怎麼分辨加工食物的廣告真偽!

相關文章:糖尿病有前兆嗎?一輩子不會好嗎?醫師說可能截肢、失明、洗腎——但機率多高?

你可能不常吃「燕麥奶和果醬」,但你可知道它們全都是加工食物?甚至「燕麥奶」還加工的更嚴重嗎?是的,面對琳瑯滿目的加工食品,「包裝上常常看起來都很健康」,很多人只能「靠感覺挑食物」,但這種做法,很容易令人「吃出病來」。想要減藥嗎?這篇文章減藥藥師胡廷岳就用 1 秒鐘的時間,教你怎麼分辨加工食物的廣告真偽!

加工食品真的都不能吃? 4 個等級差很大

很多人聽到「加工」兩個字,就直覺聯想到「不健康」、「不能吃」,但事實並不是這麼簡單。曾經有位讀者問我:「燕麥奶不是健康食品嗎?怎麼會被說成『超加工食品』?」

是的,這位讀者平常為了媽媽的降三高問題,特別還在早餐時光幫媽媽準備了「燕麥奶」,但後來卻發現媽媽的血糖、膽固醇,怎麼反而還變高。嘿?難道吃燕麥不是降低膽固醇嗎?

我請他翻翻罐裝燕麥奶後面的成分看看,才發現那瓶標榜健康的燕麥奶,竟然是「水+燕麥+油、糖、穩定劑、乳化劑、香料」,配料多到一行字寫不完。

不是「只有燕麥」而已?這就是所謂的「超加工食品」。

不瞞你說,根據國際常用的 NOVA 加工分級法,食品可以分為四種等級:

  • 1.未經加工(生菜、牛奶、黃玉米)
  • 2.半加工食物:只經過去殼、冷凍、乾燥等簡單處理(冷凍蔬菜、起司、玉米罐頭)
  • 3.加工食品:添加糖、鹽或油以保存(泡菜、調味乳、玉米濃湯包)
  • 4.超加工食品:配料超過五種以上、常含甜味劑與添加物 (泡菜口味即食麵、含油糖的燕麥奶、玉米脆片餅乾)

有趣的是,如果你曾經去過法國的大賣場,就會發現法國政府正要求廠商必須在包裝上標註「ABCDE」五個等級,A是半加工「玉米罐頭」,C是加工食品「果醬」,E是超加工食品「巧克力脆片」。想慶祝就吃E、想健康就吃A。簡單明瞭。

因此,燕麥奶與果醬誰比較「不加工」?燕麥奶多數加入油、糖及穩定劑,通常會被歸在第 4 級「超加工食品」。果醬僅經過加糖煮沸,屬第 3 級,若無添加糖甚至可落在第 2 級。

燕麥奶吃多了反而更不健康喔!


3個選擇技巧:聰明吃加工,不怕病上身

  1. 內容物「看不懂」就不要吃
    如果你發現食品標籤上寫的成分,你有一半看不懂,那就放回架上吧。別被圖片包裝給欺騙:不加防腐劑,不代表沒有加其他「防腐劑之外」的添加物!
  2. 「配角太多」的食物,少買
    如果你有買過「義美的紅茶牛奶」,你就會很驚訝地發現怎麼成分只有:紅茶+牛奶。但其他包裝精美的飲料呢?蔬果汁,通常都是「水+各種濃縮果汁」;紅茶+牛奶通常都是茶葉萃取物… …。你以為健康,有沒有可能你只是在喝糖水而已?
  3. 不用冷藏,代表加工更重
    可常溫保存的點心,例如餅乾,都必須添加穩定劑保存、或其他方法高度加工。反觀冷藏滷味、蔬菜、豆漿、雞蛋等等需要冷藏的食物,你看吧?是不是加工的可能性更低了呢?

爸媽平常點心時間都吃什麼呢?你有能力把加工品一一換成「他們也喜歡吃的健康點心」嗎?點此可以試看「直覺飲食,吃外食、吃宵夜也能預防失能」的線上教學。


你家冰箱裡的紅酒、保久乳,分別屬於哪一級?留言告訴我!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 如果你覺得這篇實用,請分享給正在幫爸媽選食物的朋友

👉 想學更多?追蹤我的電子報【減藥的說】Podcast

👉 延伸閱讀:【食藥署公布111年度十大違規食藥廣告

立即分享
胡廷岳藥師
藥師胡廷岳

藥師、慢性失能疾病預防衛教師、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台師大健促與衛教碩士。專精家屬、醫療從業人員、照服員的減藥訓練。

是少數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公共衛生學,並願意深入社區第一線的專家。

曾與南山人壽、北市聯合醫院、瑞泰老人長照中心、弘道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合作「以人為本的創新衛教」。現為專欄作家、講師、顧問、出版社簽約作家。環島演講超過 10+ 個縣市。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