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有躺平就腰酸?每天早上起床總是腰痠背痛的問題嗎?另外,你是否也是轉身按個鬧鐘就閃到腰?平常也有膝蓋退化,起立蹲下很吃力的問題?我是減藥藥師胡廷岳: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外加胃藥,很可能你已經吃了很久很久。但這些「治標不治本」的藥,吃完只能讓你舒服一天,沒多久又會痛了回來。
究竟躺平就腰酸?下背痛怎麼辦?畢竟止痛藥又不能長期吃。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胡廷岳帶你來聊聊:「退化性腰痠背痛,不吃藥也能改善的3種止痛方法。」
我正在環島公益演講!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下背痛」還以為是腎不好
前幾天,有位病人幫他開計程車的爸爸詢問:「我爸的腰一痛,醫生就開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給他吃。吃完他就昏昏欲睡,不吃又無法緩解。我很擔心他平常都要開車,到底該怎麼辦?」
根據「2024台灣疼痛認知行為調查」調查,有超過八成民眾確實認為疼痛會影響生活,不過卻有九成八的民眾面臨疼痛時,選擇忍耐。其中以腰、頸、肩等姿勢型痠痛最常見。
但我們常忽略的是,消炎止痛藥長期吃可能提高腎功能的風險;而肌肉鬆弛劑會讓人注意力下降、嗜睡,跌倒風險大增,對高齡者、危險工作者(例如駕車、操作機械)尤其危險。
我身邊包含我媽在內,很多人以為「下背痛」就是腎不好,要趕快吃補腎的補品。其實不是!長期吃消炎止痛藥才會腎不好,「下背痛」就只是肌肉退化或受傷的問題,如果腎真的爛到會導致你疼痛,那絕對是「劇痛」,絕對不可能只是下背痛的表現而已。
我是減藥藥師胡廷岳,多數退化性疼痛並非無解,只是我們太習慣仰賴「藥物」,忘了嘗試其他「不用吃藥」的方法。而且,答案也不見得一定是買電台的偏方,我有許多免吃藥、免買產品的好方法,舉例如下:
除了藥物治療!3招居家法改善疼痛
1. 改變姿勢:不動也能舒緩痠痛
與其強迫自己去運動,不如從「改變姿勢」開始,例如:開車的人方向盤距離身體近一點、久坐的人後背部墊著枕頭、久站的人請兩隻腳輪流踩一張小板凳並且輪流換腳(37步)等等等。
之前我問職能治療師朋友:我的藥師工作,不是久站、就是久坐,我有什麼改善的方法呢?這裡就是他教我的祕訣。
動作建議:
- 操作工具的時候,距離人的身體近一點,例如:搬重物、使用方向盤。比較省力、又不會受傷。搬重物的正確姿勢教學可以點這裡。
- 如果可以,盡量不要維持某個姿勢沒有動,例如:輪流換腳站、輪流踩一張小板凳。
- 站或坐時,整個頭保持在脊椎上,人就比較不會受傷。
不論是下背痛、或是退化,其實姿勢不良都是主因。我認真覺得,小時候沒人教,長大了開始痛了,也至少要好好學會。當然這句話是廢話,你可以當成我在碎碎念。
2. 滾筒+按摩:肌肉鬆弛不用靠藥
根據《美國疼痛學會期刊》,只要透過定期伸展、滾筒按摩等簡單方式,就能提高生活品質30%或以上,以減少止痛藥依賴。因此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每天熱敷2分鐘+伸展肩頸與腰臀腿。
建議做法:
- 睡前熱敷下背與膝蓋,每次15分鐘,溫度比體溫高一點。
- 熱敷工具可用熱水袋、吹風機、暖暖包
- 拉筋重點:腰後、大腿後側、小腿後側,每次按摩5分鐘、每週至少3次
- 若沒有滾筒,可用網球或拳頭代替。
提醒:糖尿病、神經病變者請特別注意水溫、溫度避免燙傷。筋太硬的夥伴可以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第一天就想要學下腰,一定會受傷。
相關文章:糖尿病有前兆嗎?一輩子不會好嗎?醫師說可能截肢、失明、洗腎——但機率多高?
3. 小肌肉訓練:平衡肌群才不會動左邊痛右邊
痠痛常來自於「主力肌群過度用力」+「小肌群長期被忽略」,導致身體失衡。例如:身體前半部的肌肉太有力,後背部的肌肉太沒力,所以後背部常常在痛。因此,疼痛很有可能非常反直覺:不是你運動太多所以才會痛,而是你「某些部位都在勞動、某些部位沒在運動」所以才會疼痛。
簡單小肌肉訓練法:

這些「隱形小肌肉」才能幫助保護關節與維持姿勢。姿勢正確了,就不會痛,不相信的話可以去問你長期合作的物理治療師。長期訓練,痠痛與跌倒風險會明顯下降。甚至,痠痛自然會緩解。不會痛了,止痛藥與肌肉鬆弛劑的使用量自然就會減少。這就是減藥。
減藥藥師: 下背痛舒緩不必靠肌肉鬆弛劑、止痛藥
止痛不是藥物的專利,止痛藥只是眾多選擇的其中之一。別因為健保體制太便宜,而讓我們忘記去學習怎麼照顧自己。不需要一開始就完全不吃藥,這篇文章是想來提醒你,藥量越來越少、副作用越來越遠的方法,其實還有很多種。
👉 若你想知道「怎麼跟醫師談減藥?」「哪種止痛藥風險最低?」我之前製作的《減藥與停藥時機線上聲音演講》,【點擊這裡】你也可以下載來為「全家人使用」!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或家人有幫助,請分享給需要的朋友。
👉 如果你沒空閱讀減藥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