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吃藥習慣的專家

日本今年7萬人孤獨死:台灣高齡化警訊!3件比保健品更重要的事

快速導覽

日本千葉縣某個社區,最近傳來濃濃惡臭,鄰居報警後才發現,某戶年約八十的老太太,已經在屋裡過世5個月。沒有人發現她出事、沒有人來按門鈴。直到陽台的衣服一直沒收,直到屍體腐爛、氣味才穿透整棟樓…。

日本光是去年,全國就發生了68,000起「孤獨死」案例。

而台灣,高齡化、少子化,有沒有可能避免孤獨死?還是等著重蹈覆轍?

如果面對健康,你還是認為「有吃保健食品」就算是照顧好自己了?(苦笑)

我是環島演講,教育預防臥床、預防醫療的廷岳。這篇文章,我想給你3個,比保健食品還重要的準備、彌補方向。

◆延伸閱讀:英國女王長壽不是偶然!3種飲食習慣,台灣人也能做到

日本今年7萬人孤獨死:台灣高齡化警訊!3件比保健品更重要的事

我正在環島公益演講!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孤獨死不是意外?缺乏這些規劃才是主因

根據統計,男性的平均壽命比女性短,孤獨死的人口已經不只是未婚男性,主力族群反而是「高齡女性」。與其乖乖地在家裡等到末日到來,我們其實還有好幾個具體能改變未來的小方法。推薦你試試看。

想預防孤獨死?我們可以從『預防醫療+政策+風險管理』的系統開始,著手改進。

預防孤獨死怎麼做?3個方法讓你安心老後

① 家庭預防建議|連結「住家附近的生活資源」」

正如我在第二本書《健康到最後》寫的,其實每個世代,都有機會做一件事:

  • 上一代:盤點家裡附近、自己喜歡的健康資源,例如健身房、健康餐盒、素食自助餐廳。喜歡的留下來,不喜歡的不要強迫自己。
  • 這一代:協助老一輩查查社區大學、銀髮學堂、共餐據點,查查哪些課程能讓人自願走出家門、建立人際連結。
  • 下一代:最會使用網路的一代。也許結合AI、網路、社群,還能找到更多火花。

為什麼社區這麼重要?因為當你今天沒去上課,社區裡的人就會發現「你怎麼還沒來」、「去看看你」。像這樣的日常連結,是預防孤獨死最有效的方法。

健康老化,與你吃了多少罐保健品根本無關。而是你有沒有活在一個「有人知道你今天好不好」的支持網絡裡。畢竟健康老化,可不是只有「身體」重要而已。

◆相關文章:保健品可以長期吃嗎?藥師我「不敢推薦」 的3個底層邏輯

② 社會支持建議|支持「重視健康照顧」的地方候選人

我將來沒有要選什麼里長,但我發現一件事:很多社區沒資源,並不是因為大家不需要,而是根本沒有人「想到去爭取」。例如:如果你關心長照、社區醫療、健康促進這些事,不妨從支持這些主張的候選人開始。

當一個關心健康政策的人被選上,你就會開始監督、參與健康議題,他就會開始撥動預算,甚至讓你們之間的生活環境更加高齡友善。

這不是好事嗎?最後,我還有第三建議…。

③ 財務預備建議|趁體況還OK,幫自己或另一半買「定期險」

我也沒有在賣保險,我的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打擊迷思。「為什麼業務都會推薦你終身險?」因為他的業績或抽成都會比較高。

我們反過來思考:終身險是不是比較貴?貴的話,額度你買的夠嗎?買不夠,失能或孤獨死那幾天,你真的有足夠的理賠完成你本來的初衷--降低風險嗎?不行吧?所以,如果你有錢,你確實可以早點買終身險,額度買夠!

但如果你跟我一樣,家裡上有老下有小,買保險不是為了回本,只是為了「不至於垮掉」。那就選擇定期險+足夠的額度吧。我家已經兩個人罹癌,保險已經協助我擋了兩次子彈了呀。

男性壽命通常比女性短,孤獨死很多時候是伴侶先離世、家庭沒資源,才一步步走到無人知曉的結局。其實還是可預防的。

你可能會問:要怎麼讓家人一起預防孤獨死?之前我辦了演講,教人怎麼說服固執長輩,我有現場雙機錄影的版本、也有我們團隊製作成「15分鐘聲音教學」的版本。

我的專長,就是說服技巧、行為改變,以及預防醫療。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內容,👉 點這裡還有更多學習資訊:【線上減藥演講直播】、【頑固家人的行為改變指南

👉 未來搜尋「減藥藥師+預防孤獨死」,就能又找到這篇文章。
👉 你們家也有擔心父母孤單老後的問題?請把這篇文章分享到家庭群組。
👉 如果你沒空閱讀減藥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 參考資料:天下雜誌國家高齡醫學暨健康福祉研究中心衛生福利部高齡化社會白皮書

立即分享
胡廷岳藥師
藥師胡廷岳

藥師、慢性失能疾病預防衛教師、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台師大健促與衛教碩士。專精家屬、醫療從業人員、照服員的減藥訓練。

是少數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預防醫學,並願意深入社區第一線的專家。

曾與國衛院、臺大醫院、南山人壽、台哥大、北市聯合醫院、弘道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合作「以人為本的創新衛教」。現為專欄作家、講師、顧問、出版社簽約作家。環島演講超過 10+ 個縣市。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