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吃藥習慣的專家

打麻將預防失智?錯了!我阿公也失敗,真正關鍵是這 3 招認知挑戰!|減藥藥師胡廷岳

快速導覽

退休後,許多人會搬出麻將桌:「既能動腦,又能社交,應該能避免大腦退化吧?」然而,我家阿公卻在打麻將、晨泳後,仍被診斷出失智前期──甚至在游泳池「泳道」裡,忘記怎麼起身,浸泡了好幾個小時才被阿嬤發現。這讓我大為震驚。阿公的認知功能,不應該很好嗎?

身為環島演講,四處推廣「做對習慣,預防失能,減少吃藥」的減藥藥師胡廷岳,我會在這篇文章解釋給你聽。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廷岳帶你聊聊:為什麼天天打麻將,阿公還是會失智?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認知訓練?以及「生鏽型失智」(俗稱退化型失智)的預防方式。

退休後,許多人會搬出麻將桌:「既能動腦,又能社交,應該能避免大腦退化吧?」然而,我家阿公卻在打麻將、晨泳後,仍被診斷出失智前期──甚至在游泳池「泳道」裡,忘記怎麼起身,浸泡了好幾個小時才被阿嬤發現。這讓我大為震驚。阿公的認知功能,不應該很好嗎?

身為環島演講,四處推廣「做對習慣,預防失能,減少吃藥」的減藥藥師胡廷岳,我會在這篇文章解釋給你聽。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廷岳帶你聊聊:為什麼天天打麻將,阿公還是會失智?什麼才是真正有效的認知訓練?以及「生鏽型失智」(俗稱退化型失智)的預防方式。

大腦的節能反應:認知功能用不到就退化

所以,打麻將可以預防失智嗎?可以,但同時也不可以。

原因在於:打麻將對已經熟練的人來說,其實根本不具挑戰性,如果沒有挑戰性,那也就沒觸發大腦「用進廢退」原理。例如:打麻將很厲害的人,如果連自摸都不用看一眼就可以知道那張牌是什麼的話?他很可能沒有真的「動到腦」。就像平時都走同一條路,卻從不會記得「經過了幾個」紅綠燈一樣,我們的大腦為了節能,他很容易只會記住「更重要的訊息」。

就像眾多專家學者提到的概念一樣:要預防失智,就得讓大腦的「微微的不舒服」。

正如同鍋子久了不用,自然也會生鏽。人體為了節省能量,總是優先淘汰不常用的部分,例如:久不動則肌少症、久不搬重物則骨質疏鬆。同樣的,「久不用的大腦功能區」同樣會逐漸萎縮,形成退化性失智。

那怎麼辦?以下我將給你3個真正有用的「動腦建議」。

預防失智的 3 種認知功能建議

✅ 學習新知識

不論是學做菜、學一種新語言、嘗試繪畫或彈吉他,只要是「你原本不會的東西」,都能強化認知功能。根據研究統計:每一年只要學會一個新技能,就能讓大腦活躍起來。別忘了:如果很會煮飯,就改成去學打麻將;如果已經上過烹飪課,那就再去練吉他、學書法。

✅ 交新朋友

新朋友會帶你進入全新世界,也會刺激表達能力與社交應對。像是加入登山團、社區清潔隊,甚至嘗試找找教會的外國朋友聊天,這些方法都會讓你「微微不舒服」。「結交新朋友」幾乎與預防失智的方法畫上等號。

✅ 走出舒適圈

如果以上都很難:請試試看今晚回家走看看不同的路,改用左手吃飯、週末去一家沒去過的早餐店。你會發現,只要是任何「無法令你一心二用」的當下,都是你正在動腦的時刻,都能刺激大腦進行新連結,預防認知功能退化。

簡單的說,每天做重複、沒什麼挑戰性的工作,大腦很容易就會退化。就好像前幾年,我為了增加顧問與演講在運動建議之上的能力,我跑去報考健身教練執照。還記得當時的老師對我們說:「運動必須微微不舒服,肌肉才會變強壯。」

是阿,就像大腦訓練一樣:沒有微微的不舒服,大腦就無法強壯。

👉 歡迎將這篇文章轉傳給「已經有失智遺傳的朋友」。

👉 如果你沒空閱讀減藥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參考資料 👉臺安醫院 臺安醫訊第307期 腦、脊髓神經內科主任 楊欣達

立即分享
胡廷岳藥師
藥師胡廷岳

藥師、慢性失能疾病預防衛教師、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台師大健促與衛教碩士。專精家屬、醫療從業人員、照服員的減藥訓練。

是少數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公共衛生學,並願意深入社區第一線的專家。

曾與南山人壽、北市聯合醫院、瑞泰老人長照中心、弘道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合作「以人為本的創新衛教」。現為專欄作家、講師、顧問、出版社簽約作家。環島演講超過 10+ 個縣市。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