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駕很可惡,所以台灣警察對於酒駕臨檢很嚴格。但你知道嗎?我們卻對「低血糖肇事」卻一點辦法都沒有。尤其比起酒駕,糖尿病造成的「低血糖肇事問題」每年奪走越來越多人命,例如:2025年初,三峽78歲余姓男子駕車衝撞,釀成3死12傷的慘劇,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就出來提醒:糖友駕車確實有風險,「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
也許早點意識到:低血糖的風險,就有機會救你爸媽一命。
但爸媽常常不願聽話、又嫌我們囉嗦怎麼辦?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胡廷岳帶你來聊聊:「低血糖肇事」怎麼預防、哪些藥物容易低血糖、說服爸媽的溝通技巧--3招預防方法。

糖尿病自律很危險,計程車司機的悲劇
之前的新聞,台中一位60歲的計程車司機,中午時段突然失控撞上分隔島。送醫後才發現,他早上為了抽血體檢沒吃早餐,卻照常吃了糖尿病藥──結果陷入低血糖,釀成車禍。
這類悲劇,其實不罕見。但我想提醒你:真正最危險的不是貪吃、亂吃的人,而是「最自律、最聽話的病人」。例如:醫師說糖尿病絕對不能喝含糖飲料,他們就竟然連「發抖冒冷汗時」也不敢喝一口果汁;例如:醫師說按時吃藥,他們就算空腹沒吃飯,也不敢跳過那顆藥。
於是,糖尿病病人越自律,反而越危險,這正是糖友與家屬最常忽略的風險盲區,我們都還以為「控制血糖越嚴格越好」。其實不高不低,維持中立才是對的,那怎麼辦呢?減藥藥師胡廷岳提供以下三個好方法。
把低血糖風險全部移除:3 招避險
✅ 1. 你負責幫家人放顆糖
低血糖的症狀不是只有「眼前一黑」這麼簡單。它會從冒冷汗、發抖、心悸開始,然後反應變慢、動作不穩、語無倫次,甚至是休克或死亡。這些症狀一旦發作,根本來不及求救,整個過程往往不到10分鐘。
因此,請在爸媽常常出沒的地方,預備「真正的」糖果,例如:在駕駛座抽屜放幾顆沙士糖、包包裡幾包葡萄糖錠(藥局有賣)、或在客廳放一包泡咖啡專用的糖粉。確實,家人不一定會用到,但「萬一會用到」,這就是「有沒有救上一命的差別」。
此處我想提醒一下,比起光用講的,你直接幫家人放顆糖,效率更高。因為你一講完,他通常就忘了,你也忘了。然後事情還是一樣沒有解決。所以,請你負責幫家人放顆糖。
尤其出現以下狀況時特別需要警覺:
- 早上沒好好吃飯,就去上班
- 喜歡空腹運動
- 醫師剛調整藥物、給家人吃新的藥
- 天氣太熱、情緒壓力大
糖友隨身帶糖,就像車上裝有安全氣囊。
✅ 2. 請醫師移除「容易低血糖的藥」
並不是所有血糖藥都有低血糖副作用。
有些藥物特別容易引起低血糖,例如:磺醯脲類(如Glipizide、Gliclazide)、胰島素等等。若你的生活型態需要開車、搬重物、輪班、活動量高,請你回診時主動說:「我不能有低血糖風險,醫師,請問可以幫我換藥嗎?」
其實,醫師還有很多不會造成低血糖的藥物可以開給你。提醒他一下,你就能降低風險發生。
這步驟其實最為簡單。
✅ 3. 救援時不是喝甜就好:
很多人誤以為吃蛋糕、吃白飯也能拯救低血糖症狀,甚至還有人因為自己有糖尿病所以只敢喝無糖豆漿。哇,這差一步真的就是害你一命。
請記得這句話:急救時不要光喝牛奶、吃稀飯、喝無糖豆漿!
- ✘ 牛奶含脂肪吸收慢
- ✘ 無糖豆漿根本沒糖
- ✔ 最正確的是「含糖果汁」「含糖汽水」,任何品牌都行,但千萬不要選無糖的!
都已經低血糖了,生命危急,請不要再管糖尿病了好嗎?
其實,長期環島跑來跑去演講的我,身上也會常常帶著糖果,不是我要吃的,是我常常會遇到低血糖的病人,然後有機會分他一顆喔。(你也覺得我很帥嗎?當然,我也是這樣覺得)。
低血糖肇事,是可預防的悲劇
你爸媽因為有糖尿病,所以生活都很自律嗎?你自己也是糖友,所以吃藥時間都很準時嗎?這些都很好、都很棒。但對於我們家裡的開車、上班忙碌又自律的家人來說,與其讓他們低血糖(這是急性的問題),我寧願讓他們血糖微微偏高(這是慢性的問題)。
如果他想測血糖,那就是「測了再上,就是(90)要安全」。
如果他不想測血糖、不想聽話,就幫家人放顆糖、請醫師移除藥、學會救援的技巧吧!
👉 如果你家裡有糖友會開車,或你身邊就是那位糖友,請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知道。
👉 如果你沒空閱讀減藥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參考資料 👉 健康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