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友,做不到減醣外食嗎?我懂。例如我媽:每天中匆匆忙忙吃便當,她也曾經問過我:「如果不吃白飯,下午就肚子餓了吧。還是得吃啊!」甚至網路上一堆熱量表、醣份比例、還有那些講不完的食譜…。天啊,普通人真的做得到嗎?
我的方法可以!
我是環島演講的減藥藥師胡廷岳,同時也考取了糖尿病衛教師執照、心血管疾病衛教師執照。不只是我媽,現代人總是忙碌不停,早餐、午餐、晚餐,只能選擇方便又快速的外食。
但相信我,環島演講時我只請偏鄉長輩(包含我媽)記住一件事:「大格子裝菜」。
減藥、減醣真的就是這麼簡單。我媽甚至一顆血糖藥都還沒吃過呢!
如果你也想學個不用計算、不用死背,只要「換個方式裝食物」,就能實踐減醣飲食的方法。這篇文章,就讓減藥藥師帶你來聊聊:不用餓肚子也能降血糖的外食便當吃法。
延伸閱讀:愛喝飲料的病人怎麼幫他減藥?糖尿病專業藥師的減藥建議!

我正在環島公益演講!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減醣外食不難!陷阱:「我只吃一碗飯」
我講一個真實故事。
有次演講完,一位六十多歲的阿公,走過來跟我說:「減藥藥師,我真的有在控制飲食啊,我每天午餐『只有吃一碗飯』,其他都是菜耶!可是血糖還是亂飆…」
我問他:「你的飯大概多大碗?」他比了一個大碗公的手勢,然後告訴我白飯裝得滿滿,一餐只吃這一碗。我聽完大笑,那就對了,這個阿公的觀念是對的,一碗白飯、很多菜,食物都不是問題,只是吃錯了比例。
但白飯又不能不吃?根據研究,白飯故意不吃的人,反而身體會處於「飢荒狀態」不僅能量下降,還會瘦得比較慢啊!簡單的說,不是不吃,是降低比例。
因此那天我這樣教他:自助餐便當盒,是不是常見那種「一大三小」的設計?我們多半會把「大格子」裝白飯,然後三小格裝一點點菜。對吧?現在要反過來:
- 大格子留給青菜
- 小格子裝飯
- 雞肉或魚肉放在飯上
三步驟超簡單吧?只要這樣裝,不只吃得飽,還能讓血糖平穩不亂飆。而且很巧的是,211餐盤是怎麼建議我們的?菜、肉、飯的比例要 2:1:1,這樣的大格子裝菜法,不就剛好 2:1:1 了嗎!
連偏鄉長輩都會,你或你的家人一定也學的會!
2種減醣外食情境,教你實踐「大格子裝菜」法
✅ 情境一:自助餐怎麼選?
下次阿公跑去吃自助餐,他可以這樣點:
- 青菜一大格:海帶芽、菇類、綠色葉菜、黃白色葉菜,吃到飽
- 飯三小格,甚至「只裝兩小格」也行
- 蛋白質壓在放上:蒸魚、煎魚、滷豆腐都可以
吃肉容易飽,又不會升高血糖。所以容易餓的人,只要每餐增加了豆魚蛋肉的份量,不但不會餓,血糖一定還會更穩。降三高的訣竅都在這裡了。
✅ 情境二:便當店怎麼點?
下次阿公跑去吃傳統便當,他可以這樣說:
- 白飯請店員「少一點」,或是某些店家可以幫忙換成糙米飯、紫米飯。或甚至「不要飯,飯換青菜」,回家經過便利商店再買一顆地瓜,也很剛好飲食均衡。
- 主動加點:青菜多一份,一份才沒有多少錢,但不要選涼拌的,涼拌的都加很多糖。
- 主菜選擇:炸雞腿可以換成滷豆腐+滷蛋、烤鯖魚、滷雞腿,總之只要沒有炸物的外皮,都好。
這裡提到了兩個陷阱,涼拌、炸物的外皮,記得放在心上。
延伸學習:只靠直覺飲食就能減藥!每餐只花2秒三高、體重真的就降了(線上1.2小時演講)
為什麼這招有效?外食族減醣,也要讓他吃飽
我的研究所是念衛生教育,人類行為科學的。我在改變家人習慣的時候,常常會注意:不是靠「忍耐」,而是靠「做得到」。
- 叫家人蔬菜多一點 → 不如教他大格子裝菜法
- 叫家人飯少一點 → 不如教他肉吃多一點,也吃的飽
- 教家人211餐盤 → 不如教他想吃減醣外食,其實可以去吃自助餐
大格裝菜,小格裝飯,糖尿病外食建議真的不用太難。只要這個動作做對,體檢報告好轉,自然你也能減少吃藥。
延伸學習:全面「預防心血管疾病」說服家人回診抽血、飲食習慣改變、不吵架的說服技巧
👉 未來搜尋「減藥藥師+減醣外食」,就能又找到這篇文章。
👉 如果你的家人也是忙碌外食族,分享給他!
👉 如果你沒空閱讀減藥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我是廷岳。
*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