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時看中醫還西醫好?我們看病時,總會糾結一件事:「這次我應該選中醫師,還是西醫師?」有道理。當你拿出手機查資料,常常也會發現網路上意見兩極:有人說中醫慢、有重金屬,所以治病要吃西藥;有人說西藥副作用大,應該看中醫調體質。
兩難阿!所以,到底該怎麼選?
其實,既然中西醫都能選擇,我們就不需要選邊站。不如學會「何時找中醫、何時找西醫」勝算比較高。嗯?什麼意思?這篇文章就讓環島公益演講,帶領超過30,000位民眾減少吃藥的減藥藥師,帶你來聊聊:「『治本疾病』減少吃藥的分工邏輯!」、何時看中醫?何時看西醫?
◆延伸資源:看病該找中醫還是西醫?不知道,其實不是你的問題。淺談「認知能力」(減藥有聲節目!)
我正在環島公益演講!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看病選中醫還西醫?看中醫有用嗎?
中西醫可以一起看!先打破二選一的迷思
對我來說:中西醫可以一起看,而且在慢性病(包含了慢性發炎、慢性疼痛、三高等慢性病)的情況下,也「應該要」一起看。
舉個例子:環島演講時,有一位民眾問我「廷岳藥師,我的皮膚炎反覆發作,我到底該看中醫,還是西醫更好?」我笑著反問:「為什麼只能選一個?」
身為減藥藥師,我會很坦白告訴你:我會兩邊都看,而且我一定也會主動告訴彼此醫師,我正在服用哪些藥。這不僅不會出事,還會更快好轉。
例如這位皮膚炎夥伴:
- 西醫可以幫助他迅速止癢,晚上好好睡覺,避免睡著時抓破皮又被感染。
- 中醫可以從體質治本調整,減少未來搔癢的機會,雖然反應的速度比較慢。
若你只選擇其中之一,只吃西藥你無法治根、只吃中藥,急性發炎前期又癢得要命。別這樣啦!你可能永遠卡在「反覆發作-吃藥-停藥-再發作」的輪迴裡。
很多人常常向我抱怨:「但是,中藥可能有重金屬,我不敢吃!!」、「但是,西藥的副作用很大,所以我很排斥!!」。其實不是的,在台灣,中藥其實早就變成了科學中藥,現在若還能出現傷腎臟或重金屬的中藥?多半就只剩下「黑藥丸」或「電台直銷到你家」這種可能。而大部分善良中醫師給你的藥,已經很難有問題了。
反過來說,西藥也是。你想想看:藥袋上的副作用寫了那麼多?真的全部都會發生嗎?有沒有可能全部都不會發生?這樣懂了吧!副作用不但可逆、而且也不一定發生。如果你還是很擔心自己遇到藥物副作用,我之前有解釋過了,你可以點擊另一篇文章。
據我實戰多年的經驗,我的觀點是:
- 中醫擅長:婦科(更年期、備孕)、胃腸科(胃炎)、慢性過敏(鼻炎、皮膚炎)、睡眠、壓力大、慢性疼痛
- 西醫擅長:細菌感染、黴菌感染、三高、各種手術(需麻醉)、預防醫療(體檢、疫苗)
你可以這樣想:體質改善→中醫;病菌感染→西醫;慢性調理→中醫;急救處理→西醫
對我來說,人類的疾病很多很多,但慢性病其實最適合「中西醫整合治療」!因為慢性病(慢性發炎、慢性疼痛、三高等慢性病)通常都有多重病因,能用不同角度的治療方式,當然最好。就像修房子一樣:西醫負責緊急搶修,中醫負責體質改造,兩者配合,治本減藥。
講到這裡,以下再給你三個分工邏輯!
減藥藥師觀點:用3個邏輯,掌握中西醫分工規律
1. 主動告訴醫師你正在吃的「所有東西」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請務必讓雙方醫師都知道你目前服用的所有藥物與保健食品、甚至是食物。中西藥確實可能產生交互作用,但如果你透明溝通,你就能避免「重複用藥」,或「互相抵銷與加成」的風險。
2. 不舒服時,請找「同一位」醫師回診
很多人遇到「副作用或過敏」時,就突然換醫師,或認為這位醫師很爛。
但其實你更應該回到原來「那位醫師」,請他針對上一次的問題進行調整,讓他更加了解你的體質。因為若你來回切換醫師,反而變得沒有人知道你對哪一種藥過敏、或不適應,反而下一個醫師又有機會開給你錯誤的藥。
3. 藥物過多?留下「治病藥」就好
如果中醫西醫同時看,確實藥物會變得很多。但話說回來,很多人吃了一堆止痛藥、止癢藥、助眠藥,這些都只是「症狀藥」。症狀藥不但治不好你的病,還會讓你藥物變得更多。
簡單的說,當你覺得自己的藥物過多?該留下的,是針對體質與病因治療的「治病藥」。透過與醫師討論症狀、逐步刪減症狀藥,留下「治病藥」,才是減藥、藥物越吃越少的核心邏輯。也想了解什麼是治病藥、症狀藥嗎?另一篇文章說過了,請點此:核心減藥四大方法,減藥藥師每次演講一定講
中西醫整合是專屬「台灣人的優勢」
健保同時涵蓋中醫與西醫。這不僅是制度上的優勢,更令我們生病時,可以有多一點選擇。
用帥一點的方法解釋,這不外乎也是「個人化療法」的巨大資源。這就像「消防隊與建築師」互相合作:一個救急滅火,一個重建根基。兩者同時救災,不僅提升療效,也能達到減藥目標。
下一次生病時,別再詢問「中醫西醫怎麼選?」。畢竟減藥從來不是「拒絕用藥」,而是「治本、做對選擇」。
👉 快把這篇文章轉傳給「父母」、或自己也有用藥困擾的朋友
👉 若你想知道「怎麼跟醫師談減藥?」「哪種止痛藥風險最低?」我之前製作的《減藥與停藥時機線上聲音演講》,【點擊這裡】你也可以下載來為「全家人使用」!
👉 如果你沒空閱讀減藥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下方還有更多減藥文章)
*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參考資料 👉Institute for Safe Medication Practices (ISMP). (2023)、世界衛生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