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選手術!退化性關節炎真的還有救!你或你的家人是否也曾:久站久坐後,膝蓋僵硬疼痛?上下樓梯膝蓋卡卡不順、甚至「喀喀喀」的很明顯嗎?很多人以為這就是「年紀大、退化了、沒辦法」,但其實,大部分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真正的病因不是老化,而是「肌肉不夠、導致內側骨頭互相摩擦」!
這篇文章將由環島公益演講的減藥藥師胡廷岳,藉由大林慈濟醫院呂紹睿醫師的這本書《自己的膝蓋自己救》,帶你認識正確的膝關節知識,教你如何在生活中「不小心就能做到」簡單有效的護膝運動,讓你不動刀、不吃藥,重新找回行走的自由。
我正在環島公益演講!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竟不是「退化」?
退化性膝關節炎不是「退化」?書中,呂醫師發現:一般常識,我們多把膝關節問題統稱為「退化性關節炎」,但這就會讓人誤以為完全是不可逆的老化現象。
不過,根據慈濟醫療團隊的研究顯示,大部分膝蓋疼痛其實來自「內側摩擦現象」,意思是:當大腿小腿周邊的肌肉,用不正確的方向拉扯膝蓋骨頭,而導致膝蓋骨頭與其他周邊骨頭「反覆摩擦」,便會導致關節的慢性發炎與膝蓋軟骨的損耗。
因此,只要反過來運用肌肉的力量、減少骨頭之間摩擦的機會,「
退化」的感覺很快就會大幅減少。
簡單來說,摩擦的損耗確實是不可逆的,但若「及早改善摩擦情況」、「不要讓膝蓋一直摩擦下去」,膝蓋都還有機會修復,甚至能完全「避免手術與長期吃藥」。哇,原來不一定都是退化嗎?這觀念可真是大大顛覆傳統觀點。
那怎麼辦?該怎麼保養或修復膝關節呢?
如果只是肌肉、骨頭的問題?難道按摩與熱敷沒有用嗎?
以下就讓同時也有「銀髮運動指導員」、「健身教練C級」執照的減藥藥師胡廷岳,教你幾招在家也能透過「日常保健來延長膝蓋壽命」的超簡單實用建議--四招「不小心就做到」的護膝運動。
◆ 我真的有「健身教練C級」執照XD,想看我的經歷嗎:關於我
退化性關節炎,反而更要練肌肉!4 個不小心就運動到的生活情境:
一提到運動,很多人都會回答:「我沒時間」、「我膝蓋不好」、「我不喜歡流汗」。我本人其實也很討厭(笑)。
我們都知道運動可以改善體能、增加肌力、延緩退化,因此事實上,我們並不是不想運動,而是大部分的「運動建議」都太難讓人做到。像是運動 333 、一週 150 分鐘、心跳達到130、滿頭大汗……,連醫療人員自己都未必能達標,何況是抗拒運動的長輩。
該怎麼讓人「自願動起來」?減藥藥師胡廷岳日前在「心路基金會」演講時,給出了4個好方法,日常生活情境就能簡單做到,分享給你:
1️⃣膝蓋不要彎太久
- 挑菜或洗衣服時,絕對不要坐「矮板凳」這種過低的椅子。因為長期彎著膝蓋,彎太久對膝蓋來說是致命傷,尤其會讓膝蓋的壓力過大、也會讓血液流不過去,造成循環不良。
- 因此,趁著等電視廣告的空檔動一動,趁著曬衣服、洗碗時,腳踢一踢;洗澡看能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改成站著洗;或工作到一半時,站起身,喝口水、泡泡茶泡泡咖啡。
- 又或者,周末和朋友故意約「走路能到的地點」,例如約個步行 10 分鐘距離的咖啡廳見面。聊完再走回去,等於不知不覺完成 20 分鐘走路運動。
- 甚至,時不時也可以帶著家人「逛百貨公司」,同時伸展膝蓋、達成有氧運動,又有冷氣吹、廁所與安全設施都很齊全。
以上的方法,不需要花錢、不需要額外時間,就可以替膝蓋減壓、維持血液循環,讓關節越用越靈活。
2️⃣有空就訓練大腿肌肉
- 剛剛提到的「肌肉拉扯膝蓋」?困難的知識點我們就跳過不說了。簡單的說,訓練大腿前側的肌肉,將會對你的膝蓋問題很有幫助。
- 例如:每天在沙發上追劇、滑手機的同時,可以把膝蓋伸直、將腳尖朝天花板,雙腳抬離地面約10公分,每回合維持10秒,每天做4回合。這動作的目標是強化「股四頭肌」、減少膝蓋壓力。坐著追劇時也能練!(影片教學)
- 接下來,做完之後記得「壓膝伸展」(伸展影片教學) ,避免隔天的肌肉酸痛。動作大概是:找張小板凳,把腳伸直放上去,雙手輕壓膝蓋,感覺膝蓋後方緊緊的就對了。這招可以讓膝關節獲得休息、釋放壓力。記得動作輕柔、有伸展的感覺就好。
延伸閱讀:(有影)給三高+膝蓋退化的你:10 分鐘有氧運動!老人不是只有健康操而已!做得到的運動建議
3️⃣不小心訓練下肢肌力
- 假日陪孫子玩水,其實也能健身。因為在泳池裡走路,可以利用浮力減輕膝蓋負擔,同時水的阻力又可以訓練腿部與核心肌群。只要利用泳池的浮力,在水中來回走路5~10趟,不僅不傷膝蓋,還能強化下肢肌力。
- 另外,平常若利用社區或運動中心的免費「長輩時段」,還可以找個三五好友一起運動、聊天,樂趣加倍。
- 還有其他初學者也適用的高齡、下肢肌力訓練方法,也可以藉由物理治療師的指導調整難易度喔。(初學者下肢訓練影片教學)
4️⃣最後,不小心放鬆舒緩
- 如果你因為身體痠痛的緣故不能運動,或者你還不習慣天天運動,先從放鬆舒緩的伸展操開始也是一個很棒的建議。例如:當運動都做完了之後,可利用免費 YouTube 瑜珈教學,看著影片也能跟著動。(舒緩背痛瑜珈)。
- 又或者,利用吹風機、熱毛巾,在自己膝蓋最不舒服的時候、運動結束之後熱敷一下。幫助膝蓋柔軟度提升,也促進血液循環。
簡單的說,自己的膝蓋自己救?上述四種方法我們就整理如下了:
(延伸閱讀:躺平就腰酸?下背痛怎麼辦?「3招保養秘方」睡覺前不再長期吃止痛藥、肌肉鬆弛劑)
總整理:
退化性關節炎不應該是阻止你過好生活的阻礙,我們文中提到4個不小心就運動到的好方法:
- 膝蓋不要彎太久:絕對不要坐「矮板凳」這種過低的椅子;趁著等電視廣告的空檔動一動。
- 有空就訓練大腿肌肉:滑手機的同時,伸直膝蓋、腳尖朝天花板,每回合10秒。做完記得「壓膝伸展」。
- 不小心訓練下肢肌力:在泳池來回走路;或利用社區或運動中心,跟三五好友一起運動、聊天。
- 不小心放鬆舒緩:利用免費 YouTube進行伸展操;或用吹風機、熱毛巾,在膝蓋最不舒服的時候、運動結束之後熱敷一下。
維持健康不一定要進健身房,從負重、有氧、肌力到柔軟度,生活中早就藏滿了運動機會。
找到自己「做得到」的方法,讓身體動起來,不知不覺就能減少吃藥、延緩失能。
■ 延伸資源:免費運動資源總整理、用心理學技巧激勵家人「從不想運動,到自願運動」的生活情境教學 (線上演講1.1小時,請點此)
👉 未來搜尋「減藥藥師+退化性關節炎」,就能又找到這篇文章。
👉 如果你身邊有人膝蓋卡卡,或是想逆轉膝蓋退化又想減藥,分享給他!
👉 如果你沒空閱讀減藥新知,我願意全部講給你聽,歡迎收聽最新一集的《減藥的說》。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彰化基督教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