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吃藥習慣的專家

糖尿病前期會有什麼症狀?這8大徵兆告訴你「該戒糖了!」避免糖尿病惡化怎麼辦?

快速導覽

糖尿病前期會有什麼症狀?以前課本上都會教我們:吃多喝多尿多,但我覺得太難發覺了。我一直在想,應該要改成:「容易餓、容易渴、吃完飯就想睡覺」以及其他這8大徵兆。甚至,如果你們家爸媽都有糖尿病基因,那很高機率你也可能會有糖尿病。但你是否也擔心血糖藥必須吃一輩子?我是環島公益演講,帶領人們減去慢性病藥物的減藥藥師胡廷岳。如果你有以下這些症狀,就表示你的身體在告訴你:「該戒糖了」。

戒糖就能減少吃藥!

這篇文章,將是我環島演講整理來的經驗,以9大徵兆告訴你:糖尿病前期會有什麼症狀、糖尿病前期可以如何改善、你將可以如何戒糖避免糖尿病惡化還可以怎麼辦?怎麼減藥?

相關文章:外食只能吃便當?「台灣版地中海飲食」給忙碌的50歲慢性病的三餐便當建議

我是環島公益演講,帶領人們減去慢性病藥物的減藥藥師。糖尿病前期的徵兆包括:容易餓、容易渴、吃完飯就想睡覺等等。有以下這些症狀就表示你的身體在告訴你:「該戒糖了」。天啊?還有其他徵兆症狀嗎?這篇文章,將是我環島演講整理來的經驗,以9大徵兆告訴你:糖尿病前期會有什麼症狀、糖尿病前期可以如何改善、你將可以如何戒糖。

糖尿病前期可以這樣檢查:

戒糖後,糖尿病前期的情況會好轉嗎?會的,戒糖不僅可以改善症狀,還能幫助你不要惡化變成糖尿病。

只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一天當中所需的卡路里,應該只能吃進6茶匙的添加糖。若換算成一杯手搖飲料的話,也大概只有230C.C。傻眼,這量也太容易讓人超過了吧?

因此,我做了一份「徵兆整理」,你來幫助自己拿捏一下,如果你的身體出現以下幾個狀況,大概就是在告訴你,該減少糖分攝取了,你要速速避免變成糖尿病。

1.皮膚狀況變差,痘痘變多

如果你發現皮膚最近常常長痘痘、容易乾癢,這可能是因為糖分攝取過多。因為高糖血液十分濃稠,這會導致代謝混亂、皮膚油脂毛孔堵塞,然後痘痘就這樣冒出來了,好像皮膚正在「發脾氣」阿!

2.總是覺得疲倦

你有沒有吃飽飯就馬上想睡覺的經驗?比如吃白飯便當,卻缺乏纖維營養?當你的血糖快速飆高後,又急速下降,自然就讓你感到昏昏欲睡,沒有精神。但這個過程,你也讓你的胰臟、胰島素又累壞了一次。

3.口氣差、牙齦發炎

攝取太多糖分會讓口腔細菌產生更多酸,這些酸會侵蝕你的琺瑯質,導致口臭與牙齦發炎。牙齦發炎就好像嘴巴內側的皮膚狀況變差一樣,同理,你很有可能也是糖份該控制一下了。

4.重口味、愛沾醬

很有可能你已經習慣加工食物、高糖高熱量食物,這下子平常的食物已經不能滿足你了。

5.總是覺得餓

糖尿病前期的人,分泌胰島素的胰臟細胞很可能正在過勞,身體更無法正確利用胰島素。這樣一來,你的細胞訊號就會大亂,大腦無時無刻都會覺得自己很渴、很餓,這是糖尿病前期最主要的大指標。

6.運動變得吃力

同理吃飽飯後就馬上想睡覺的經驗,你的體力變差了。也因為血管輸送養分的效率下降了。也有可能是身體正在慢性發炎的徵兆。

7.需要飲料(或甜點)才能治癒你XD

高糖成癮的人,不吃糖可能就會影響你的情緒。我媽當初就是這樣,「下班後來一杯飲料吧!」「吃一支冰淇淋吧」這句話如果可以治癒你,那你是真的要注意了。

8.膽固醇偏高

血糖長期變高,血管就會發炎,膽固醇自然也會升高。詳細原因你可以閱讀這一篇文章(預防腦中風?膽固醇過高的根本原因)。簡單的話,血管發炎就好像你有多處血管正在破洞,你的身體正在幫你緊急搶救。

有效逆轉「血糖問題」的4大建議

如果你正覺得,這就是你!以下建議能有效幫助你控制糖分攝取,避免糖尿病前期變成糖尿病:

  1. 讀標籤:購買食品時,注意標籤上的糖分含量,選擇低糖產品。
  2. 換掉甜飲料:用花果乾茶、魚湯、無糖茶香代替含糖飲料或代糖飲料。
  3. 多吃原型食物:選擇天然的水果和蔬菜,而不是加工食品。
  4. 控制份量:享受甜點時,以「月」為單位,不要過量。

相關文章:天然苦瓜胜肽救血糖?他40歲單隻眼失明、洗腎,你也被「天然」話術騙了嗎?

糖尿病前期的前兆會好嗎?當然會!只要你願意戒糖,就可以避免變成糖尿病,不用吃藥。

透過生活就能健康的方法,當然要越簡單越好。

減藥最好,

我是廷岳。

*

環島演講中!歡迎支持【預防一個家庭臥床】的費用:點此

胡廷岳藥師專注在「降低門檻,讓健康確實做得到」,目標2030 年底以前,台灣每一個人,不再受到臥床照顧折磨,是真正的「減少吃藥」。與每一位兒女想幫家人做的事情一樣。

我環島演講發明的【低門檻,台灣臥床七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手機觀看版PDF),還附加了10份低門檻的國內外實例整理,很歡迎你下載使用哦!很歡迎你點此領取:【台灣臥床7大主因的5步驟預防訣竅】。

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國健署台中榮總

立即分享
胡廷岳藥師
藥師胡廷岳

藥師、慢性失能疾病預防衛教師、台灣青年永續發展協會理事、台師大健促與衛教碩士。專精家屬、醫療從業人員、照服員的減藥訓練。

是少數跨域人類行為學、藥學、公共衛生學,並願意深入社區第一線的專家。

曾與南山人壽、北市聯合醫院、瑞泰老人長照中心、弘道基金會、心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長庚大學、台北醫學大學等單位合作「以人為本的創新衛教」。現為專欄作家、講師、顧問、出版社簽約作家。環島演講超過 10+ 個縣市。

你可能也喜歡